close

2009-10-20 中國時報 【黃俊儒】

 

在幾經波折之後,監察院終究還是對氣象局提出了糾正。只是在監察院所認為的主要原因中,有個十分值得玩味的理由:就是認為氣象局沒有將專業知識轉化為「庶民知識」,因此降低了預警效果,要求氣象局應針對氣象預報進行「口語化」及「平民化」。

首先,台灣的氣象新聞不夠「平民化」與「口語化」嗎?

其實,台灣各種天氣數據的提供單位雖然是氣象局,但是卻有眾多的媒體在協助「傳遞」與「轉譯」的工作。例如各大電子媒體常常在颱風未登陸前就已四處進行SNG連線,颱風來時,年輕記者更是被派去上山下海捕捉驚悚畫面,這些難道不是在幫助民眾早些「身入其境」,而這樣的氣象「平民化」工作難道還不算落實嗎?

過去,曾發生有二○○二年辛樂克颱風襲台的一連串烏龍報導案例,當時因為包括「滔天巨浪」、「樹會連根拔起」…等誇大形容詞充斥在各大電子媒體中,之後引發颱風假錯亂的爭議。這樣的狀況是很「口語化」,但卻也伴隨著副作用。「口語化」的氣象報導,在台灣從來就不缺,就怕氾濫。

其次,對氣象局而言,氣象口語化後就可減少挨罵嗎?或許需要先考量,氣象「口語化」究竟可解決什麼問題。

如先前報載,為因應監察院糾正,氣象局已開始嘗試在網站中做改變。例如將過去的專業化陳述語句改成「有時仍可看到陽光露臉」、「外出也要記得攜帶雨具」、「早出晚歸也要穿件薄外套」…等用語。沒錯,是很親民討喜。

但是如果真遇到颱風狀況,就算把「雨量一千釐米」改成「低窪地區民眾快點逃命」,最後氣象局要面對的終究還是預測結果正確與否的問題。「結果對了」,掌聲四起,又是兢兢業業,又是勞苦功高;「結果錯了」,同樣再來糾正一次,繼續被推作輿論及情緒的祭品,冷不防再被冠個「危言聳聽」。偏偏現代科學原本就有其侷限性,任誰也無法擔保氣象預測的萬無一失。這是氣象預測中永遠避免不掉的風險,更何況適值全球氣候變遷劇烈的此時。

如果這種「本質性」的問題癥結永遠不被討論,而老是在後端的「裝飾性」問題上打轉,不知氣象局能否「成功地預測」自己下次會不會再重複地被修理一頓?現代科學與氣象預測背後,都同樣有個很長的故事,但是被搞壞行情與胃口的媒體、民眾與官員,卻往往沒有耐心去理解與釐清。

「如果氣象預報得精準些,那麼應不會有官員跑去理髮與吃大餐…」、「如果氣象預報可以口語化與平民化一點,應就不會再挨罵…」。這就是我們的教育與我們的社會:對於複雜問題,我們永遠只企求一個簡單、素樸、立即與速成的答案。我們的監察院如是,我們的氣象局如是。

 

(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通識教學中心副教授)

arrow
arrow

    subaru4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