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科學傳播 (1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Thu, Jan 03, 2013 - Page 8 Taiepie Times
 By Huang Chun-ju 黃俊儒

 

Unsurprisingly, we Taiwanese continued life as usual after Dec. 21, the day that, according to certain interpretations of Mayan calendrical calculations, was to be the day the world ended. There were concerns the prophecies would have an adverse affect on the public psyche, or that students would be too anxious to prepare for their finals. However, most people paid little heed to the prophecies. Had it not been for the media’s sensationalist presentations, nobody would have noticed any connection between Mayan civilization and Taiwan.

The media gave the prophecy massive coverage. In addition to the daily discussions on TV talk shows, there were special exhibitions and videos by scientists. Some talk show commentators even argued with them in public. What a scene it was. The vast majority of people maintained a rational demeanor as Dec. 21 approached, so why had the media sought fit to make such a fuss? Who did this Armageddon extravaganza benefit?

Among the perspectives on the so-called end of the world, “science” and “superstition” are like two extremes of a spectrum, one on which most people know where they stand. For example, when people are ill, they mostly choose to receive modern medical treatment. We mostly check scientific weather forecasts. In our daily life, we also rely on modern technology that makes things so much more convenient. Most people regard divination as a decisionmaking tool as pure superstition, or the result of alternative cultural and psychological needs. There is, then, always a clear distinction between science and superstition.

文章標籤

subaru4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2012-12-27 01:20

    2012-12-27 中國時報 A17 【黃俊儒】

    沒有意外的,十二月二十一日之後,我們繼續工作,繼續上課,沒有改變什麼。在這段末日傳說的期間,有人擔心會影響民眾的心理,還有教師擔心學生不準備期末考。奇怪的是,筆者遇見的大部分人或學生,都只是把這件事當作閒嗑牙的話題,少有人當真。如果不是媒體的推波助瀾,壓根沒有人會發現馬雅文明跟台灣有如此重大關連?

    這段期間,媒體大肆報導、談話性節目連日轟炸不說,有單位大張旗鼓舉辦末日特展,科學家也錄製影片用科學知識來破除迷思,有名嘴更不甘寂寞地與科學家隔空叫罵熱鬧得很。如果大部分的人看待這一次的末日傳說都是如此淡定的話,那麼到底傳達這一連串末日訊息為的是什麼?在這一場末日傳說的大戲中,助長了誰?受益了誰?

    對於末日傳說的各種觀點中,「科學」與「迷信」就像是一條光譜中的兩個端點,大部分人對於這兩個端點其實是有定見的。例如,生病時,多數民眾會選擇現代醫學的建議而進行治療;外出時,大家多會將氣象科技的預測作為生活的主要指引;日常生活中,更會仰賴現代科技所提供的某種程度方便性及信賴感。相對而言,若有人透過求神問卜來決定生活周遭的事務,相信多數人會斥之為迷信,或認為是因為有著不同面向的文化、心理需求。因此,台灣社會在「科學」與「迷信」間,存在著相對清晰的分野。

    然而真正具挑戰性的,是介於科學及迷信間,有學者將它稱之為「灰色科學」的這一塊區域。這個區域在這條光譜的中間,既非教科書中的科學理論可以解決,也不是全然的民間信仰所能安置。例如,有些科學理論尚無法百分之百掌握或確認的議題,或是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等複雜因素的議題,好比說「基因改造食品會危害人體嗎」、「核能電廠該持續興建嗎」、「石化業會造成當地民眾的健康威脅嗎」、「保護溼地應該優先於工業區嗎」等,在這樣的議題中,需要瞭解如何理智地運用科學,以及同時瞭解科學的效果、侷限及風險等,相較於「用科學破除迷信」這樣的古老命題,它的意義更重大而且更迫切。

    如果實在憎恨台灣社會的理盲與濫情,受不了媒體的浮誇及煽動,那麼面對這種每幾年就要發作一次的廉價議題,選擇「冷漠以對」會不會比「隨之起舞」更有效些?因為這些議題恆常存在的理由,向來就不是建立在科學家所諄諄教誨之科學真理的對立面上,不過就是一種情感層面的投射與需求。用科學知識來破解這樣的議題,可能是殺雞用牛刀,也可能是砍錯了方向。因為如果這件事成立,我們是不是也該嚴肅地面對天天都會出現、影響層面更廣的星座運勢分析呢?當然,如果大家只是想在這樣的末世舞台上分一杯羹,那就另當別論。因此這件事情過後,如果名嘴荷包滿滿、談話節目收視上揚、展場來客量大增、名人人氣破表,那就不足為奇了。

文章標籤

subaru4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2-03-18  中國時報  A11 【黃俊儒】

 

 「美國牛肉瘦肉精」當然是一個科學與政治的複合議題,只是在台灣媒體的操作中,總是「科學」一點點,然後「政治」一大堆。所謂的科學一點點,指的不是該議題最終應該由科學知識來進行最後判決,而是不論贊成或反對的論調,總只是廉價而輕率地在消費科學的形象。

 以持「贊成解禁」立場的媒體名嘴論述為例,這陣子的發言大致可以歸納成幾個顯而易見的邏輯:首先,強調接受瘦肉精與否是一個「科學專業」的問題,國人應該要有「夠科學」的態度來面對(AIT也是這樣說);接著,援引科學研究、專家說法或研究數據,來說明微量瘦肉精無足輕重的影響。再輔以大家的生活經驗來強化印象,例如「林書豪也吃美國牛」、「其他食物或環境中的危害因子比瘦肉精嚴重許多」、「美國人自己的標準尚且比我們寬鬆」、「吃一顆檳榔的毒量,等於吃八十年的美牛」…等;最後,如果這樣推演下來,還有異議或是反對,那麼應該就是「非理性」、「義和團」,甚至是「民粹」。

 名嘴們的這些論調並不特別,因為這不過是反應出國內二元對立並且泛政治化的輿論下,最平常與最廉價的觀點罷了。這種論述脈絡最重要的缺陷,在於對科學發展歷程的嚴重缺乏理解,因此無力區分「成熟科學」(science already made)及「發展中科學」(science in the making)間的差異。

 「成熟科學」指的是眾多科學家,就某些議題在經過長時間追尋及檢證後,已然形成的共識。例如寫在教科書中的科學知識,或是像「尼古丁會危害人體健康等顯而易見的知識;而「發展中科學」指的則是仍在演進中的科學論述或主張,由於該議題發展的時間不夠長、牽涉範圍的複雜度高、具跨領域的特質等,往往還需要更長的時間予以沉澱及累積。例如「手機電磁波是否傷害人體」的問題,牽涉手機、電磁波及人體,物理學家瞭解電磁波的原理、電機工程師瞭解如何讓手機產生電磁波、分子生物學家瞭解人體的基因組成,那麼誰是足以回答這複合性問題的真正「科學專家」呢?

subaru4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Tipei Times Fri, May 20, 2011 - Page 8

By Huang Chun-ju

 

The apocalyptic earthquake that some people were predicting did not come to pass. Who would have guessed?

This groundless prediction of an earthquake of catastrophic magnitude managed to cause panic in Taiwan, and it was wholly unwarranted. Obviously, the disturbances that this caused, with people buying up land in the mountains and storage containers for shelter, is not something to be encouraged, but it does bring up some questions that are worth asking. Why, for example, did we pay so much attention to Wang Chao-hung (王超弘), also known as “Teacher Wang,” and his apocalyptic predictions, both of which came quite out of the blue? And who is this “Teacher Wang” anyway? More to the point, do his opinions have any value?

For a few days, the papers were full of reports about how some people were counting down to the advent of the earthquake, how some wanted to know who exactly Teacher Wang was and how others just turned their noses up at the whole affair. All pretty much predictable, all pretty much standard fare. But why report it at all? What were they actually trying to tell us?

文章標籤

subaru4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1-05-13 中國時報 【黃俊儒】

 

所謂的末日強震,果然沒有如預期般地出現。但是,這意外嗎?

 沒錯,空口無憑地預測超級強震的到來,引起民眾的一片恐慌實在不應該。無端地在山區買地、買貨櫃屋,製造社會的騷動,確實不值得被鼓勵。但是,為什麼突然間,「王老師」與「末日強震」變成是我們大家被逼迫得去關心的一個議題?「王老師」是誰?他的意見這麼重要嗎?

 日昨的新聞報導中:「有人倒數迎接地震的到來」、「有人要王老師『踹共』」、「有路人對這個預測嗤之以鼻」…這幾乎都是預想得到的標準戲碼。但是這一系列的新聞究竟想要訴說些什麼?

 如果「科學」與「迷信」是在一條光譜的兩端,其實台灣社會早已對這兩個端點的解讀有一定程度的共識了。例如,生病時,絕大多數的民眾會選擇看醫生,接受現代醫學知識給予的建議;颱風將至,雖然氣象預報無法百分百精準,但多數人會將氣象科技的預測做為生活的主要指引;多數人接受手機、電腦、家電,相信科技會提供某種程度的可靠性及信賴感。相對而言,若有人生病時只相信偏方與鬼神、面對颱風來襲卻選擇求神問卜、倚賴算命祈求做為生活的主要憑藉,相信多數人會斥之為迷信。因此,判讀「科學」及「迷信」間的明顯分野,並非台灣社會中的太大難題。

文章標籤

subaru4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1-04-15 中國時報 【黃俊儒】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台灣媒體的談話性節目就開始喜歡談外星人。直到最近一則有關「美國FBI外星人資料解密」的新聞曝光後,這一股外星熱幾乎被推到了最高峰。

外星人是不是真的?有沒有人目睹飛碟爆炸?美國FBI是不是隱匿了許多真相?…這或許是許多媒體商人或是浮誇名嘴所關心的議題,但是這整個事件對於台灣社會的重要性卻一點都不在這些問題上。

這一次有關「外星人存在」的新聞,其實相關的傳言過去早已在網路及各種媒介中流傳許久。而最近會變成「新聞」,也不過是因為 FBI在新營運的資料網站上,公布了一份當時的特工經由他人「轉述」所得到的短短兩頁報告文件。這些文件中,並沒有任何第一手資料足以證明此事的「直接證據」,只是經由英國八卦小報《每日郵報》披露後,被台灣部分媒體瘋狂轉載,甚至有報紙將它作成頭版頭條。不過有趣的是,這麼「重要」的新聞,卻不見於《紐約時報》、《英國衛報》、BBC等具公信力媒體。

如果深入地檢視這一系列報導的原委,可以發現FBI的原始文件其實並沒有什麼明顯的訴求或結論,經過《每日郵報》處理後,他們將標題訂為:「FBI的祕密檔案指出警察及軍方人員如何看見幽浮在猶他州上空爆炸」;但是再經台灣媒體轉載編譯後,標題卻變成:「外星人訪地球 FBI備忘錄證實為真」。這樣的落差正好體現出台灣在面對這種「進口」的科學新聞時,最容易出現的「雙重災難」(double disaster)。

這裡的第一重災難,指的是國外的一些八卦小報對於科學訊息的過度渲染。他們最常見的作法就是從眾多的科學研究期刊中,找尋一些較具爭議性或是話題性的研究主題,之後透過標題及內容上的再加工,賣力地演繹出能引起興趣並有商業賣點的新聞,有時必然需要犧牲掉某些科學的真確性。

文章標籤

subaru4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1-01-29 中國時報 【黃俊儒】

 

 「國光石化」該不該蓋?值不值得蓋?或許有人贊成,有人反對。但絕對沒有人可以忽視日前近三百名彰化高中學生,一場「十分鐘護鄉土」行動背後的重要意義。

 在這一場精簡版的社會運動中,這些高中生透過集體靜坐,勇敢、自主、理性地站出來表明他們對於自己家鄉土地的態度及立場。雖然整個活動過程僅是短短的十分鐘,但是對於台灣的社會及公民教育而言,這卻是何其珍貴的十分鐘。

 台灣是一個島國,但是隨著產業型態的轉型,島上也開始充斥著許多高科技與高耗能的產業。由於這些產業的擴張,也牽動著許多不同價值觀之間的碰撞及衝突。因此在可以想像的未來,不難預見這種「社會性科技爭議」的與日劇增。但是在我們的教育現場中,又是如何教學生回應這樣的問題呢?

 在我們各級教育情境中,常常充斥著許多形式化與教條化的氛圍。因此,如果「教育」在台灣也是一種產品的話,她應該可以有三種不同的產品說明。首先是「為保貨品新鮮美味,僅限店內使用」:因為我們的教育內涵常常是在教室內講得再怎麼漂亮,一旦出了教室就不一定適合,甚至背離也不以為意,所以傳授的常是一種只能在店內使用的知識;其次是「貨品一經售出,概不負責」:由於升學主義幽靈的盤據,「考試」往往更大程度地被賦予社會篩選的功能,因此當完成某些階段性任務後,往後的終身學習及永續經營就不是教育售後服務的主要考量;最後是「不含防腐劑,常溫下勿置放太久」:因為習慣於填鴨式的教學與學習形態,從過去一些國際的大型評比中就可以發現,我們的學生很在行地去解一些邊界條件界定清楚、有正確答案的問題,但是對於最接近「常溫」的真實場域問題,卻往往束手無策。

文章標籤

subaru4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0-11,黃俊儒,《天下雜誌》,460期,42頁)

 

在科技社會中,只要打開報紙、網路、電視,總會充斥著許多我們有點懂又不會太懂的科技詞彙,例如「奈米」、「量子」、「左旋C」、「脈衝光」…等。如果再看看某些科技發展引發的爭議,例如「石化廠蓋不蓋?」、「複製科技好不好?」、「基改食品吃不吃?」…等,也似乎是在學校的科學教育中,從未公布過正確答案的問題。

在台灣的教育體制中,我們向來容易將「科學教育」化約為一種為升學與考試服務的工具。只是出了學校之後,卻又幾乎沒有一件事務可以完全和科學或科技脫離干係。此時,人們就不得不從各種媒體來獲取科學相關的訊息。

從媒體中來獲取科學知識或是參與科學,也不是想像中的容易。例如,媒體中的科學知識常是最新的研發進展,即便是某個專精領域的物理學家,恐也不容易一下子瞭解最新生物科技的效果或影響,更何況普羅大眾?再者,台灣教育體制分流過早,大部分媒體從業人員不具科學背景或訓練,不容易為閱聽眾進行有效及有品質的把關及過濾。再加上目前媒體置入性行銷猖獗,一般民眾根本分不清楚什麼是科學的真實?什麼又是有心的操作?

因此,如果要將校園中的科學教育繼續延伸到日常生活中,就需要有完全不同的思維。我們需要的,是一種能夠同時對於媒體及科學進行「後設性」監控的能力。

subaru4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0-07-30 中國時報 【黃俊儒】

 

 每年的這一個時期,總是會有許多關於國際奧林匹亞科學競賽的相關報導,包括物理、化學、生物、數學等相關競賽,而不管名次上升或下降,台灣學生總是這類競賽中的領先集團。每年,鎂光燈也照例會焦注在幾位表現優異的資優生身上。

 這些競賽的優異表現固然可喜,但諷刺的是,就在這些競賽捷報頻傳的同時,台灣社會卻也身陷在許多科技社會的爭議中。例如國光石化的建廠、台塑六輕的工安事故、科學園區的土地徵收…等。難道這些科學競賽上優異表現所體現的國民素質,無助於這些科學議題的解決嗎?

 這裡的每件科技爭議都與「科學知識」高度相關。例如石化業中就牽涉了化學、物理、數學、機械、電機、環保…等知識,似乎也與奧林匹亞競賽中的「科學知識」很有關連性。如果比較其差異,可以說,前者是被置放在一個「實戰場」中的科學知識,後者則是一個「實驗室」裡的科學知識。

 實戰場中的科學知識處於一個廣泛的社會文化脈絡中,需要接受其他知識、情境及價值觀的整合與挑戰,往往需要在「平衡點」與「最大公約數」上進行努力;實驗室中的科學知識,會伴隨著許多邊界條件的控制,較為純粹,卻也是許多科技發展的基礎。

文章標籤

subaru4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0-01-11 中國時報 【黃俊儒】

 

 最近不管是氣象預報、美國牛肉、疫苗施打,以及可能隨之而來的水庫興建爭議,似乎都在說明:民眾是否有好的科學素養,已然牽動著國家的食品衛生政策,甚至是對外貿易協商與社會安定的重要關鍵。這些紛紛擾擾的背後,也開始有輿論反省台灣的科學教育是否出了問題,所以導致社會的理盲與泛政治化,民眾不願用科學的證據去思考事情。

 過去,在我們所熟悉的「科普」教育下,無疑是一種針對科學所進行的「大眾化」及「普及化」的過程。但是在這個用詞的背後,卻也微妙地隱含了「科學」尊崇與居高臨下的地位。因為在二十世紀前期,科學及科技急速發展所展現的驚人影響力,已大大地改變了人類現代社會的樣貌,任何想要富國強兵者,無不需要搭上科技發展的列車。因此將科學知識對於一般民眾進行「推廣」、「宣導」、「教化」,無疑是一個合情合理的過程。

 但是二十世紀後期,在科學繼續展現威力的同時,卻也伴隨著越來越多的不確定性、副作用、侷限性,甚至是反作用與破壞性(例如大氣汙染、環境惡化、核能威脅、基因操控、新流行病、武器擴散…等)。尤其是在西方科學發源的歐美國家中,因為跟科學打的交道日久,民眾明顯地開始在信任及支持上產生了動搖。例如,英國皇家科學會在八零年代,就曾透過大規模「公眾科學理解」的調查,試圖從中找到挽回民眾對於科學信心及信任的方法。此外,在美國國家科學會或是英國皇家科學會等,均鼓勵科學家需要主動地對民眾進行相關科學計畫的說明及溝通。

 許多現象均顯示,在歐美國家裡,「科學」與「民眾」間的關係已經逐漸地從單向的傳輸,轉變為雙向的溝通。尤其是當權威觀點與生活經驗無法接軌時,以及專家宣稱的偶而失效時,這就不再是簡單的一句「尊重」科學證據或科學原理就能輕易地搪塞。更何況我們正面臨的,是氣象專家、食品專家、疫苗專家,對於相同議題都有著正、反不同意見及主張的狀況,我們又如何要求民眾放心地把自己的身家交給「科學數據」呢?

文章標籤

subaru4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9-10-20 中國時報 【黃俊儒】

 

在幾經波折之後,監察院終究還是對氣象局提出了糾正。只是在監察院所認為的主要原因中,有個十分值得玩味的理由:就是認為氣象局沒有將專業知識轉化為「庶民知識」,因此降低了預警效果,要求氣象局應針對氣象預報進行「口語化」及「平民化」。

首先,台灣的氣象新聞不夠「平民化」與「口語化」嗎?

其實,台灣各種天氣數據的提供單位雖然是氣象局,但是卻有眾多的媒體在協助「傳遞」與「轉譯」的工作。例如各大電子媒體常常在颱風未登陸前就已四處進行SNG連線,颱風來時,年輕記者更是被派去上山下海捕捉驚悚畫面,這些難道不是在幫助民眾早些「身入其境」,而這樣的氣象「平民化」工作難道還不算落實嗎?

過去,曾發生有二○○二年辛樂克颱風襲台的一連串烏龍報導案例,當時因為包括「滔天巨浪」、「樹會連根拔起」…等誇大形容詞充斥在各大電子媒體中,之後引發颱風假錯亂的爭議。這樣的狀況是很「口語化」,但卻也伴隨著副作用。「口語化」的氣象報導,在台灣從來就不缺,就怕氾濫。

文章標籤

subaru4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9-10-12 中國時報 【黃俊儒】

 

日前氣象預報中心吳德榮主任說對了,台灣確實「理盲」又「濫情」。問題是,難道我們就情願讓這種「理盲」與「濫情」無限上綱地作賤我們的社會嗎?

 「理盲」的是,兩個月前,氣象局的颱風預報被指責為「數據不親民?」更有報導驚嘆美國CNN在莫拉克颱風還沒有登陸前,就已先將重點放在「降雨量」和「潛在水患危機」,而台灣的氣象單位卻將重點錯放在颱風風力的大小。因此氣象局變成了過街老鼠,人人喊打,就連總統都公開點名氣象局的雨量預測失準。

 「濫情」的是,兩個月後,風水輪流轉,當CNN預報鬧了個「超級颱風」的笑話後,氣象局卻精確地預測了芭瑪颱風受藤原效應的遲滯效果,完美地預報了芭瑪颱風的動向。這回,不僅行政院長盛讚氣象局的預測準確,連立法委員都跳出來為打定提前退休的氣象人員抱不平。

 如果前後兩個月,氣象局的「能力」可以這麼大的提升的話,那我們未來的氣象預報還會有什麼問題?而對於氣象預報這一件具專業科學背景的工作而言,社會討伐的究竟是什麼,而聲援的又是什麼?

文章標籤

subaru4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8-2-27 中國時報 【黃俊儒】

 

翻開今日中國時報,赫然地發現,不僅頭版與二版是有關前諾貝爾物理獎得主李政道博士的近況報導,內頁裡更有上周甫開版的「看中時,愛科學」專刊。在這一片政治狂熱的浪頭上,報社願意花這樣的篇幅來關照這些向來重要卻乏人問津的議題,令人感到驚喜。

台灣雖然是一個高度科技化的國家,但是科學新聞報導的環境卻極不理想。相較歐美行之有年的科學傳播環境,國內科學新聞常流於以印象取代內容、偏好某些聳動的議題、缺乏堅實的科學知識基礎…等問題。例如過去筆者曾經在大學的通識課程中,選取中研院院士會議中有關楊振寧博士的電視新聞報導畫面,讓學生在觀看後寫下他們對於這一則報導的印象。而在這一系列難得的科學家報導中,只見我們的記者緊追著楊振寧先生夫婦,一路狂問一些不起眼的生活細節及點滴。

結果,在課後,我們請學生用一個形容詞來形容楊振寧先生,得到的答案卻是諸如「深藏不露」、「老當益壯」、「馬革裹屍」…等形容詞;再問學生為什他們要來台灣,得到的答案則有「開會」、「衝人氣」、「考察」、「想紅」…等。最後問到,楊振寧先生與現任太太相差幾歲?則幾乎超過九成的學生可以正確地回答「五十四歲!」。不禁讓人感嘆,這就是我們的媒體對於一個在物理史上具有劃時代貢獻的人物所塑造的形象。

要在艱澀的科學議題與閱報率之間拉上關係,原本就是一個極為困難的任務,如果加上國內新聞從業人員的培育管道中,向來就缺乏科學背景的訓練,則更是雪上加霜。因此將科學的訊息轉化為一個有故事性的、生活相關的、淺顯的話題,就常變成是國內媒體中報導科學新聞最常見的筆觸。在這個考量下,科學家的經歷與故事就成為最容易入手的題材。

文章標籤

subaru4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6-11-10 中國時報 【黃俊儒】  

在這個時代中,由於科學與科技日新月異的快速發展,幾乎已達到「只要想得到,就有可能會實現」的地步,也因此間接地練就了現代人「什麼都可能,什麼都不奇怪」的能耐。縱使如此,如果看見貴報十一月八日「英專家擬創造半人半獸」這般的科學新聞標題,恐怕還是會引來大多數閱聽大眾的一陣驚呼。

這是一篇關於生物科技技術研究的報導,一般閱聽人如果透過這篇報導的標題,建構出來的畫面應該會是如電影「魔戒」中那些半獸人的形象一樣,可能是「人面獸身」、「獸面人身」抑或是「人獸混合體」般的猙獰、恐怖面貌。

但是如果深究這篇報導的內容,卻可以發現,生物學家所嘗試創造的,其實是一個99.9%來自於人類,0.1%來自於動物的胚胎。並且該報導於開頭首段,其實就已言明:「…科學家的目的當然不是要創造半人半獸的驚世怪物…」。既然如此,但為何又會在報導中出現如此衝突的標題呢?

筆者當然可以合理地懷疑,該篇報導因為不同業務上的分工及目的考量,導致撰寫報導者與下標題者為不同人。但是這些技術性問題的背後,以及對於科技形象的操弄,卻凸顯了國內新聞媒體在處理相關科學或科技新知報導時的諸多問題。

不論在國內外,科學新聞的相關報導,最常被譏諷的就是「以印象取代內容」的弊病。也就是說,相關報導的觸角常常較少焦注於科學研究的實際進行內容或過程,而是大量地側重在操作民眾對於相關科學議題的印象,可能是崇拜的、敬畏的,抑或是恐懼的。

文章標籤

subaru4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5-12-26 聯合報 【黃俊儒】

 

就在聯合報甫推出「新聞中的科學」專刊的隔天,頭版消息就驚爆號稱韓國「國寶」的複製科技先驅黃禹錫,論文內容被證實為捏造的消息。韓國政府七年十三億的揠苗助長,換來的不過是科學史中另一個「科學家不當行為」的案例。但對照「新聞中的科學」版面中那些積極正面的論述,對這種「不當行為」的報導也算是一種「科學新聞」嗎?

其實類似黃禹錫的例子,在科學發展歷史中從來就沒有消失過。例如十九世紀末,在德國科學家侖琴發現 X-ray後,就造成了一股研究光學射線的風潮。其中法國科學家也在二十世紀初期宣稱發現了另一種射線 N-ray,在夾雜著地域主義及民族情感的作祟下,大有與德國互別苗頭的意味。但該實驗結果卻遲遲無法在其他地方成功複製,後來終於揭發了科學家助理協助造假的事實。更有意思的是,有些N-ray 的死忠支持者仍不願接受這結果,繼續作了幾年實驗試圖證明這個現象的存在。類似事例雖以科學活動作為場景,但其中卻涉及了社會、文化、心理等因素,甚者更可能與政治、經濟、軍事等因素相關。

科學新聞無疑是普羅大眾接觸前沿科學發展的一項重要管道,而過去科學新聞無非就是意味著「與科學知識相關的新聞報導」,但隨著時代的進步與多元,所謂的「與科學知識相關」,其意義恐怕尚有續加闡明的必要。例如有關核能發電廠的爭議,在說明民眾抗爭的部分,可能是以政治新聞或社會新聞的方式來處理,而對於核能發電的原理、過程、建制可能就歸為科學新聞的範疇,顯見科學新聞中的「科學」,某種程度上是等同於一種「靜態的科學知識內容」。

文章標籤

subaru4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國時報 2005/04/26 【黃俊儒】

  

在相對論發表屆滿一百年,世界各地舉辦許多慶祝活動。連國內平日對於科學知識著墨甚少的大眾傳媒、商業團體等,也舉辦系列活動以搶搭此一熱潮。

  就科學理論的創發而言,相對論所扣連的諸如「雙生子弔詭」、「時空彎曲」、「宇宙膨脹」等概念,不僅創意十足,更滿足了許多人對於浩瀚宇宙的無盡想像;再者,就愛因斯坦的生平而言,從瑞士專利局的檢查員,一躍成為物理學的巨擘,之後催生曼哈頓原子彈計畫、被徵詢為以色列的總統人選等,傳奇的生平,以及獨具風格的外表造型,每每帶給人們無限的驚奇。

  相較於大師所受到的歌頌與光環,國內媒體中對於其他科學知識與科技新知的關注,似乎就相對地顯得冷漠且不成比例了。近年來由於媒體的激烈競爭,煽色腥的報導取向當道,導致報導者對於科學產製的過程或是學科的內容缺乏清楚的理解及深入的認識,因此謬誤的機會大增,捕風捉影、過度推論的狀況層出不窮。例如過去就曾有報載台灣牡蠣致癌風險是美國五○○倍,惟科學家所宣稱的情況是一天吃一三九克並連續吃三十年,此情形才會成立,但是經報導之後卻讓一般民眾看起來像是吃了就易致癌。

  依據筆者檢閱國內近幾年主要報章媒體針對科學相關事件的報導,發現觸角多焦注在科學事件的下游層次,而對於科學知識的前沿發展,則多倚賴援外的編譯稿,例如直接編譯自《自然》、《科學》等專業程度極高的科學期刊。這種科學傳播的生態造成嚴重的兩極化現象,導致在科學事實的論述光譜上,中間地帶消失了,不是聳動荒謬就是艱澀難懂。

文章標籤

subaru4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