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08-2-27 中國時報 【黃俊儒】

 

翻開今日中國時報,赫然地發現,不僅頭版與二版是有關前諾貝爾物理獎得主李政道博士的近況報導,內頁裡更有上周甫開版的「看中時,愛科學」專刊。在這一片政治狂熱的浪頭上,報社願意花這樣的篇幅來關照這些向來重要卻乏人問津的議題,令人感到驚喜。

台灣雖然是一個高度科技化的國家,但是科學新聞報導的環境卻極不理想。相較歐美行之有年的科學傳播環境,國內科學新聞常流於以印象取代內容、偏好某些聳動的議題、缺乏堅實的科學知識基礎…等問題。例如過去筆者曾經在大學的通識課程中,選取中研院院士會議中有關楊振寧博士的電視新聞報導畫面,讓學生在觀看後寫下他們對於這一則報導的印象。而在這一系列難得的科學家報導中,只見我們的記者緊追著楊振寧先生夫婦,一路狂問一些不起眼的生活細節及點滴。

結果,在課後,我們請學生用一個形容詞來形容楊振寧先生,得到的答案卻是諸如「深藏不露」、「老當益壯」、「馬革裹屍」…等形容詞;再問學生為什他們要來台灣,得到的答案則有「開會」、「衝人氣」、「考察」、「想紅」…等。最後問到,楊振寧先生與現任太太相差幾歲?則幾乎超過九成的學生可以正確地回答「五十四歲!」。不禁讓人感嘆,這就是我們的媒體對於一個在物理史上具有劃時代貢獻的人物所塑造的形象。

要在艱澀的科學議題與閱報率之間拉上關係,原本就是一個極為困難的任務,如果加上國內新聞從業人員的培育管道中,向來就缺乏科學背景的訓練,則更是雪上加霜。因此將科學的訊息轉化為一個有故事性的、生活相關的、淺顯的話題,就常變成是國內媒體中報導科學新聞最常見的筆觸。在這個考量下,科學家的經歷與故事就成為最容易入手的題材。

只是對於「人物」之外的其他重要議題,又該如何呢?過去我們習於用「科普」(science popularization)一詞來指稱一些與科學相關並能進一步普及的概念,因此會有所謂的科普書籍、科普雜誌、科普報導…等。而事實上,台灣早應該跨越「科普」的階段,而邁向眾多歐洲成熟社會中所指稱的「公眾理解科學」階段。

因為在現代公民的養成過程中,「科普」的概念常侷限於能夠把科學或科技內容說得淺顯及易懂,但是在真實的當代社會現況中,光是淺顯與易懂是不夠的。因為台灣社會更需要的,恐怕是大眾能夠有將「科技相關議題」感知成一個「公共議題」的能力。也就是能夠意識到該議題的重要性及切身性,願意進行進一步的批判與反思,並且相信自己可以在裡面扮演角色。

台灣只是一個小小的島,卻承載了許多高科技及高耗能的產業,因此所造成的各種政治、經濟、科技、環境間的衝突時有所見。也因此有不少的學者倡議包括如公民會議、公民投票…等審議民主的新型態民主模式,企望能根本地解決一些層出不窮或懸宕已久的科技社會爭議。而這些不同的取徑如要能具體及有效的實踐,最終仍須落實在公眾對於相關議題的理解及感知程度上。

誠如剛落幕的第一次總統大選辯論中,有些環保團體的提問,事實上均是一些兩難的抉擇,最終的答案仍須仰賴公民意識的覺醒,讓公眾肯為自己的價值及立場去參與及捍衛,並從中學習尊重。而在這一個公眾賦權的過程中,媒體扮演一個很重要的教育媒介。她有責任引領閱聽人去瞭解科技社會議題的繁複及多元,而不僅止於訴說一則則有趣及引人入勝的科學故事。

因此,我們很高興能夠看見媒體重視這些相關的科學新聞,也樂見政府部門(國科會)開始推動催生台灣的科普產業。我們瞭解科學普及是促成公民科技素養提升的第一步,但是我們更希望不論是公部門或媒體的政策擘畫上,能夠更往「公眾理解科學」的道路上邁進。直到有一天,民眾不僅因為看得懂報刊中的科學新知而高興,而更能思考這樣的每個事件背後,自己與國家、社會、生存、環境之間的關係及責任。

 

(南華大學通識教學中心副教授)

 

arrow
arrow

    subaru4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