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09-07-23 中國時報 【黃俊儒】

 

從這幾天的相關報導中發現,許多分析都顯示出大學畢業生的「態度」、「次核心能力」、「第二專長」…等,幾乎變成了能夠在職場中存活的關鍵因素。如果「軟實力」(Soft Power)指的是一個國家在軍事、經濟等硬實力外的意識、價值及文化的感召力。那麼,我們也可以說,每個大學生除了自己的專業知識、技能等「硬實力」之外,或許更需要另一種「軟實力」的補足。

 普遍的企業主多認為專業知識的不足可以進入職場後補足,但是包括視野、態度、人格特質、忍受挫折…等能力,卻是需要透過長時間的涵醞方能有成。既然社會與企業有這樣的需求,那我們的高等教育回應這樣的期待及需要了嗎?

 在近代西方大學興起的原初精神中,高等教育被認為應該是為學生提供博雅(liberal)、非職業性的課程,而不僅僅是專才的培育。但是隨著社會分工的日趨精細,這樣的想法卻也在屢遭挑戰後,逐漸地演變至目前大學組織及評鑑中著重專業表現的各種要求及規範。雖然這種強調「硬實力」的人才培育型態具有其顯而易見的功效,但卻未必能完全跟上這個時代的快速變化。因為「硬實力」的內涵更迭急遽,「軟實力」卻反而歷久彌新。而大學中的通識教育課程一方面最符合近代大學的原型,另一方面也最能提供學生在專業知識之外的軟實力。

 在大學的通識教育課室中,至少具有下列幾點不可取代的特質:首先,基於自由選修的設計,通識教育的課堂具有最大的多元性及異質性,各種科系的學生齊聚一堂,也最能反映一個真實社會的縮影;其次,通識教育首重學科領域間的貫穿與融通,而不是僅為單一知識領域的專精,因此不論是主題內容、問題情境均最能回應真實世界的樣貌。最後,在教學的層級上,它最能援用包括行動導向、問題解決、同儕互動…等統整性的教學方式行之,除更能體現大學「結合老成與少壯以從事創造性之學習」的理念外,更能含括各種現代社會之關鍵能力的習練。

 進入廿一世紀之後,我們每天幾乎都需要面對各種複雜多變的跨領域議題,這些議題幾乎都難以單純地透過某個單一領域的專家得到解答。因此對於學生而言,在通識教育的特殊情境下,更有機會全面地去瞭解自己及時代,並內化為一種「態度」,促成一種「作為」,激勵一種「關懷與情操」。

 對於教師而言,更可以藉由通識教育的準備及教授,反省自己的專業在整體社會、歷史及文化脈絡下的意義。如果老師們覺得自己的專業有著不可取代的重要性,如果覺得自己的專業是社會重要的維繫力量,那就可以在這個活生生的社會縮影中,說個動人的故事來說服下面的學生。否則這個社會縮影的坦率回饋,也可以是教師自我專業反省的最真實諍言。

 過去筆者在學生時代,曾聽過學界前輩對於什麼是「博士」的一段描述。他舉個例子說,就像是研究昆蟲的專家,他可能只研究眾多昆蟲中的蟑螂,並且只是某一品種的蟑螂;而在蟑螂的眾多部位中,他也可能只研究蟑螂的腿;而在蟑螂的好幾節腿中,專家也可能只研究後腿,甚至只有第三節。這條蟑螂後腿的第三節,說明了所謂的「硬實力」,其實是很精密專注地鑽研在某一個事物的細部上。但事實上,這一根「後腿第三節」卻必然有掛連於個人、社會、歷史、文化等廣泛脈絡上的意義。

 如果我們培育出來的大學生,既瞭解「後腿第三節」的硬知識,更能夠從這條後腿學習到傾聽、尊重、包容、合作,瞭解什麼時候該主導,什麼時候得配合。相信這種「硬」中帶「軟」的實力,才是我們在高等教育中真正該堅持與投入的「真」實力。

 

(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通識教學中心副教授)

arrow
arrow

    subaru4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