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1-01-29 中國時報 【黃俊儒】

 

 「國光石化」該不該蓋?值不值得蓋?或許有人贊成,有人反對。但絕對沒有人可以忽視日前近三百名彰化高中學生,一場「十分鐘護鄉土」行動背後的重要意義。

 在這一場精簡版的社會運動中,這些高中生透過集體靜坐,勇敢、自主、理性地站出來表明他們對於自己家鄉土地的態度及立場。雖然整個活動過程僅是短短的十分鐘,但是對於台灣的社會及公民教育而言,這卻是何其珍貴的十分鐘。

 台灣是一個島國,但是隨著產業型態的轉型,島上也開始充斥著許多高科技與高耗能的產業。由於這些產業的擴張,也牽動著許多不同價值觀之間的碰撞及衝突。因此在可以想像的未來,不難預見這種「社會性科技爭議」的與日劇增。但是在我們的教育現場中,又是如何教學生回應這樣的問題呢?

 在我們各級教育情境中,常常充斥著許多形式化與教條化的氛圍。因此,如果「教育」在台灣也是一種產品的話,她應該可以有三種不同的產品說明。首先是「為保貨品新鮮美味,僅限店內使用」:因為我們的教育內涵常常是在教室內講得再怎麼漂亮,一旦出了教室就不一定適合,甚至背離也不以為意,所以傳授的常是一種只能在店內使用的知識;其次是「貨品一經售出,概不負責」:由於升學主義幽靈的盤據,「考試」往往更大程度地被賦予社會篩選的功能,因此當完成某些階段性任務後,往後的終身學習及永續經營就不是教育售後服務的主要考量;最後是「不含防腐劑,常溫下勿置放太久」:因為習慣於填鴨式的教學與學習形態,從過去一些國際的大型評比中就可以發現,我們的學生很在行地去解一些邊界條件界定清楚、有正確答案的問題,但是對於最接近「常溫」的真實場域問題,卻往往束手無策。

 長久以來,台灣教育受制於考試領導教學的魔咒,僅強調也僅保留了那些抽離個人特殊經驗的「套裝知識」。雖然看似卓越,整體教育的質感卻無助於社會或個人去解決一種最切身、最真實、最符合生活樣貌的問題。於是各種場合中,「教育」多僅成為社會篩選的工具,善於闖關的「合格」好學生,繼續朝向社會預劃好的「生涯路徑」邁進,其他的不要想太多;拙於闖關的「不合格」學生,則繼續面對下一個更落井下石的無情剝削,為了保住飯碗,實在無暇他顧。因此,不管合不合格,我們的教育氛圍似乎容易造就一些對公共議題無感的人。

 在這一次國光石化的環保爭議中,它所開發的規模之大、對土地環境影響之巨、牽涉範圍之廣,幾乎傾全國之力來關注都不嫌多。但儘管整體社會中,仍不乏功利的媒體繼續優先報導一些光怪陸離的垃圾新聞,偽善的社會名人繼續反全球暖化卻無視石化業擴張,僵化的行政官僚繼續粗暴素樸地便宜行事…。但是這群高中學生的挺身而出,卻也讓我們驚艷地看見一股清新的動力。畢竟公共議題所倚賴的就是大眾的參與及投入,表達贊成也好,表達反對也好,都會是未來公民社會更成熟的憑藉。

 許多人也都走過「高中生」這個苦澀階段,在這種半成熟的心智下,既要面對來自於課業、家長、朋友等複雜的壓力,又要進一步關心公共領域的議題,著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也由於他們的示範,讓我們的教育有了面對「常溫」的可能,而且除了突破「保存期限」外,更可以「帶到店外使用」。相較於多數人對於社會的冷漠與無所謂,彰化高中的學生讓我們看見台灣社會下一代的希望,也扎扎實實地為大家上了寶貴的一課。

 

(作者為中正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教育 社會 石化
    全站熱搜

    subaru4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