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1-06-30  中國時報 【黃俊儒】

   近日因為報載大學生在通識課中,老師事先洩題還考不及格,加上部分學校一些五花八門的通識課程名稱,引發了對於大學通識課程妥適性的討論。這些狀況確實不免讓人懷疑大學通識課的用意及內涵,只是,「通識課」真的錯了嗎?

 如果回顧大學「通識課程」的源起,相較於歐美的狀況,西方大學確實較少會像台灣這樣特別地標定出所謂的「通識課程」,並要求學生需要修習固定比例的學分。不過,這並不是因為台灣特別地重視這種精神,而是因為在西方的大學教育中,整體都可以看做是通識教育的一環,學生可以在較彈性的選課空間下,主動摸索出自己對於世界的理解。

 但是在台灣卻不然,因為在社會文化的深處,我們總是把「科系」直接等同於未來的「職業」,哪怕這些專業化的「套裝知識」根本不足以解決一個人在職涯中所會面臨的各種複雜難題。當代社會變化之快,不論個人或社會所面臨的挑戰,都難以倚賴某些單一的學科知識。因此強調「融通」與「貫穿」精神的通識教育,適可以彌補這方面的弱勢。

 例如,台灣社會近年來面臨諸多的科技爭議,建水庫、蓋石化廠、鋪設公路、開隧道…等,每每遭遇許多的抗爭與阻力。試想,如果工程單位的工程師一心一意只需要想好水壩該如何蓋才會堅固,而不需要另外考慮其他如當地產業、生態、環境、文化…等所可能造成的衝擊,那麼爭議怎麼可能會消失呢?日前在台南烏山頭水庫剛剛落成的「八田與一紀念館」,正說明了一位具殖民者身分的工程師,為何能夠在這麼多年後仍贏得當地農民的敬重。因為他對於當地人文地景的尊重及體察,讓他成為一位讓人懷念的成功工程師。相對地,部分我們「自己人」蓋的工程,卻反而惹來爭議與抵制。兩者若有差別,關鍵應該就在通識素養上的落差。

 如果說,一名工程師的養成,除了該有的專業知能之外,還需要有對於文化、社會及世界的整體掌握及關照的話,照理說,大學的通識課應該是這類議題的最後一道防線,它的重要性不言可喻。

 然而,大學通識課的真正問題其實是出在它的執行及結構面上。一門真正能夠帶給學生啟發的通識課,需要有十足的內涵及準備,但追根究柢,目前的高等教育氛圍,根本難以鼓勵教師進行這樣的投入。曾聽過有老師在演講中就感嘆,《投名狀》電影中的土匪們是「搶錢、搶糧、搶娘們」,現在台灣的大學則是「搶計畫、搶排名、搶學生」。在事事計較短期績效的狀況下,需要長期與深度投入的通識課程內涵,常常是鞭長莫及。

 因此,真正有錯的,不在通識課究竟占了多少專業系科的學分,更不在於它的重要性及意義,而在於我們的大學為何如此的輕忽它的價值及角色?導致部分學校通識課程的譁眾取寵、膚淺媚俗,甚而造成學生的虛應了事、得過且過。

 過去,筆者曾經在某所大學看過一門通識課程,名稱為「泡茶過生活」。為了吸引學生的興趣,這位老師每次在課堂中準備不同的茶葉與同學泡茶、喝茶、品茶。如果這門課可以改成「泡茶與人生」,則有機會可以介紹給學生各種茶的類型與知識。如果這門課可以進一步再改成「茶葉與社會」,則可以讓學生瞭解到茶葉在社會中的意義及用途。最終,若這門課可以規畫成「茶飲、文化與社會」,則學生可以瞭解各種茶飲背後的文化、社會意義及歷史淵源。

 如果在大學擔負通識教學的老師,都願意從自己的課堂中進行這樣的「通識課程小革命」,相信大學的通識課就能走出過去不該有的汙名,而發揮它原本應該有的功能。(作者為中正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通識教育 大學
    全站熱搜

    subaru4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